打好改革组合拳塑造四大竞争力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
来源:admin 时间:2022/7/4 8:50:58
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
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国海油)成立于1982年,注册资本1138亿元,是我国首个“海上特区”和首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“工业特行”.经过近40年的不懈奋斗,公司实现了从上游到下游、从浅水到深水、从国内到国际的“三大跨越”,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、专业技术服务、炼化与销售、天然气及发电、金融服务等五大业务板块,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,海外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,总资产超过1.3万亿元。
一、全面落实“两个一以贯之”,建实立企之梁,在塑造一流治理竞争力上实现新提升。一是坚持“中国特色”,建立现代企业治理体系。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,修订完善“一章、两制、八规则、四清单”,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,明晰决策程序和运行规则。严格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要求,推进战略型、规范型、监督型“三型”董事会建设,推动重要子企业全面落实董事会6项主要职权,全面实现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。二是突出“海油特点”,构建现代企业管控模式。坚持市场化运作、专业化发展、集团化管理大方向,进一步明确集团总部战略决策、资源配置、组织保障、监督管控四个职能定位,确立“总部一板块—企业”三级管控架构,推动集团管控模式向“战略+核心运营”转变。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总部授放权事项达68项,精简25%以上,确保该放的放到位、该管的管理好。三是把握“行业特性”,打造现代企业风控能力。紧贴海洋石油工业高风险、高投入行业特性,着力构建“1+3+N”风控体系,即建立落实董事会风控职责的一套体系,筑牢业务部门专业把关、风控部门体系审查、监督部门职能监督的三道防线,强化投资、资金、安全、采办、海外等重点领域全面风险管理。
二、坚持国有资本有进有退,夯实固企之本,在塑造一流产业竞争力上展现新作为。一是应势而“进”,争做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。2021年,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。公司桶油完全成本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,成本费用利润率创七年来最好水平。二是蓄势而“转”,争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探路者。坚决落实国家“双碳”战略部署,编制绿色发展跨越工程行动方案和“双碳”实施方案,成立新能源部及碳中和研究所。三是顺势而“退”,争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头兵。以“两非两资”清理为抓手,先后退出盐化工、煤化工等非主业非优势业务,持续瘦身健体,压减存量企业208户。公司总资产超过1.3万亿元,实际运行的各级实体企业只有300余户,实现生产要素向油气主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面集中。
三、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,筑实兴企之基,在塑造一流人才竞争力上呈现新气象。一是通过“两制一契”实现干部能上能下。全面推行“两制一契”,全员签订"两个合同”。推行全体中层干部“起立坐下”,在明确4种常规“下”的途径基础上,推出中层以上干部"非优必转"措施,265名干部退出,“下”的比例超过12%.明确技术技能专家聘期考核退出率10%以上,打破专家“一评定终身”。持续优化领导班子业务与年龄结构,加快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及使用,45岁以下的干部占比从32%增长到41%.二是通过“两个调控”实现员工能进能出。强化“用工总量调控”,建立健全以劳动效率效益为核心的用工总量管理模式,促进用工与人均效益正向联动;全面优化所属单位组织机构,撤销业务单元35个,厘清关键岗位3.5万多个。强化“劳动合同调控”,充分发挥绩效考核“指挥棒”作用,对考核“不胜任”的员工转岗培训,重新上岗后仍不胜任的,依法解除劳动合同。公司现有用工总量相比“十三五”初期减幅达31%;全员劳动生产率升至355万元/人,是“十三五”初的3.4倍,位居央企前列。三是通过“两个挂钩”实现收入能增能减。坚持薪酬与业绩挂钩、与岗位挂钩,建立健全差异化薪酬体系,实施超额利润分享,推动薪酬分配向全员劳动生产率高的单位倾斜,向基层一线和科研人员倾斜,向关键岗位骨干员工倾斜。2021年,公司各层级管理人员整体浮动薪酬占比达64%,关键科研岗位、绩优营销人员和“出海"员工的薪酬水平有了明显增长,极大鼓舞和激发了科研人员与一线员工立足岗位、扎根奉献的斗志和热情。